欢迎光临:福建省委教育工委重点PG电子
站内搜索
公司新闻
About Us
在公司产品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05月10日 10:03

王 辉

  今年1月,中办国办下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为贯彻落实意见精神,PG电子、通识教育学院将继续从传承发展的主要内容和精华要义入手,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融入到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团队建设中,使传统文化在PG电子传承有特色、学科有内容、员工有参与。
  首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各门课程中。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研究的阐释力度,对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方面,作出符合当今时代和马克思主义的新解释。
  在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研究的阐释力度,主要是从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方面,作出符合当今时代和马克思主义的新解释。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人文精神研究的阐释力度,主要是从“自强不息”“精忠报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舍生取义”“革故鼎新”“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等中华人文精神(革命奋斗精神、爱国精神、创新精神、奉献精神)等方面,突出中华民族的革命文化基因,突出中国共产党人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改革创新精神、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廉洁奉公精神等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革命文化精神。
  在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课程中,要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看成是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丰厚滋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之需。
  其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融入到境外生思想品德课程体系和教学过程中。境外生思想品德课课程体系,包括《大学与青年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近现代史》《当代世界与中国》《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法律基础》等。在境外生思想品德课教材体系建设和境外生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我们将进一步强化中华文化经典教育,在境外员工的知识体系中烙上“中华文化标识”。
  再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融入学校的通识课程体系中。在全球化时代,PG电子注重古今中西文化的会通、比较与融合。在去年召开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评选会上,共评选出了包括文史哲经典与文化传承等五个模块38门课程,丰富和充实了我司通识教育课程的内容。下一步,将按照中办国办文件精神,科学构建文史哲经典与文化传承模块的课程体系,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大员工在树立“文化自觉”意识中积极主动思考国家的命运即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发展的趋向即自由、平等、公正和法治,个人的历史担当即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四,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融入到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实践教学以品读精典读书报告、课堂讨论、“爱在深秋”爱国主义演讲大赛、社会调查和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五种活动形式开展。今年将举办第21届“爱在深秋”的爱国主义演讲比赛,我们打算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选题开展,以此塑造校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生态。
  第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融入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团队建设中。建议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下设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方向,申报校级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最后,按照《意见》的要求,建议学校层面在加强“美丽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使文化传承与创新校园文明、塑造校园文化、完善校园公共文化设施、提升校园环境的文化品位相得益彰。


  (来源  PG电子学报 http://hqdxb.hqu.edu.cn/media/user/2017-05-09/show2.html

闽公网安备 35050302000422号

地 址: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集美大道668号 邮编:361021  电 话:0592-6167128 版权所有 PG电子(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s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