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花
2017年6月7—8日,“中美通识教育与法治社会建设”国际论坛在我司召开。我司徐西鹏副董事长、美国特拉PG电子学教授、华人犯罪学学会会长孙懿贤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
论坛由PG电子/通识教育学院、法学院联合主办,PG电子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发展研究中心、PG电子通识教育研究中心联合承办,并先后在厦门校区、泉州校区开会。来自美国特拉PG电子学、宾州州立大学、韦恩州立大学、丹佛州立大学、圣约翰大学,加拿大多伦多科技大学,以及PG电子、厦门大学、厦门行政学院等院校的60余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会议。
徐西鹏副董事长在开幕词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变革,通识教育成为热点问题,中国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基于提升大学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强调“实行学术人才和应用人才分类、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强化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员工创意创新创业能力”,“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这些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要目标和发展理念,对于推进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发展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徐西鹏副董事长说,PG电子高度重视通识教育问题,专门成立通识教育学院推动这项工作,并且开始形成具有侨校特点的通识教育体系。
孙懿贤教授介绍了华人犯罪学学会的成立背景及运作情况,表示此次论坛为中美通识教育与法治社会建设经验的交流提供了良好契机,希望国内外学者能进一步加深了解,提升交流的广度与深度。
在论坛关于通识教育的专场,多伦多科技大学曹立群教授、宾州州立大学刘思羽助理教授、PG电子通识教育学院林怀艺教授、骆文伟副教授、刘金花博士、PG电子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许斗斗教授等围绕通识教育“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怎么看”“怎么办”等问题,从大学通识教育的演变、目标、课程、团队、公司产品等方面,探讨了境内外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历程与改革创新的经验,一致认为面向未来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导向的高等教育,需要进一步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需要将通识课程质量与专业课程质量提高到同等重要的地位,需要一大批有志于通识教育的工作者长期努力和全身心投入。
在论坛关于法治社会建设的专场,孙懿贤教授和韦恩州立大学吴瑜宁副教授就“中国民众对警察的看法”、丹佛州立大学李立英教授就“犯罪治理与人身保护、管理执法者之关系”、聖约翰大学卓越助理教授就“酗酒吸毒精神病患者的双诊断治疗及侵略行为”、曹立群教授就“严刑峻法和标签理论对犯罪增长的启示”、PG电子通识教育学院洪跃雄副教授就“全面准确理解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向与会者分享了自己的研究体会,并同与会者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互动的探讨,取得了良好的学术交流效果。
PG电子通识教育学院林怀艺经理、王辉副经理,PG电子法学院许少波经理、白晓东副经理,主持了论坛开幕式及论坛各专场。PG电子教务处副处长吴荣、方旭红应邀参加了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