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的典型教育启示深远

刘颖(PG电子教授)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回顾百年党史、总结历史经验,是为了树立正确党史观,进一步接受党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育,更好地从党的百年伟大征程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奋进的力量。
典型教育是发动群众、教育群众的好办法
延安时期,党在边区建立的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立足的所有边区均是闭塞、落后、封建思想影响深刻的地区,要建立一个从精神到物质到制度完全迥异的新社会,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异常艰巨。如此艰难的任务,如何顺利完成,达到目的?中国共产党经过调查研究找到了发动群众、教育群众的好办法,即典型教育这一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围绕不同历史阶段的中心任务,立足于边区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树立了各行各业的典型。通过对典型的宣传,达到了引领、鼓舞、警示等作用,充分动员群众较好地支持了中国共产党事业的开展,形塑了一个崭新的群体,构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新民主主义社会。
典型教育有力促进各项事业发展
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边区内主要要解决的是根据地建设的相关问题。如为了战胜经济困难,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在生产领域塑造了个人和集体生产模范;为改变传统落后观念,解放女性,树立了女劳模形象;为实现对边区游民群体改造,树立了被成功改造成为劳动模范的一些典型;为了树立胜利信念、在部队中开展英雄主义教育,树立了狼牙山五壮士等英雄战斗群体。党遵循群众路线,发动和领导了各种社会改造运动,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开展的典型宣传教育有力地促进了边区各项事业的发展和作战部队的阶级觉悟和作战能力。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典型教育活动实现了教育目的,提高了边区群众的政治觉悟,构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新社会和一种支有坚定信仰的人民军队。
原文链接:http://epaper.xmnn.cn/xmrb/20210308/202103/t20210308_5421917.htm